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47公里。然而大运河到达杭州后并没有就此而结束,经过萧山、绍兴,最后由宁波镇海口入海。这段全长239公里的运河,虽然未能列入大运河的序列中,但也开闸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历史上称为“浙东运河”。孕育了富庶的萧绍平原,今天就为大家说说位于这段运河首要位置上的西兴古镇,一座拥有众多人文古迹的千年商业重镇。
西兴地处钱塘江南岸,为吴越两国往来古道之水陆要津。历史上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时称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以“陵”非吉语,改西陵为西兴至今。但如今西兴早已远离了钱塘江,当年金戈铁马的雄关要塞也逐渐荒废颓毁。上世纪六十年代,屹立了2500年的铁陵关终被拆毁,现仅存以条石垒成的关基两段,以及直柱两根。
西兴镇在旧时借助运河的有利交通条件迅速发展为两浙南北物资的转运地,商舶云集,百货骈陈,买卖昼夜不绝。在古镇最为繁荣时,镇上有过塘行多达72家,且划有行帮,定有行规:如徽帮以过茶叶、生漆为主;京帮专过京广洋货;义乌帮则垄断了粮食的过塘。各邦之间各事其业,不得擅自越行过塘。
西兴街、官河路两条大街石板铺砌,粮行商号、堆栈店房鳞次相接,由西向东延伸三里有余。直至今日,上下大街仍保持着明清时的旧貌。这些旧时的商栈老宅多为二层砖木房屋,或临河而居,或沿街而建,清一色的小青瓦、马头墙,门斗天井格扇门。虽然不能与“徽派”建筑那般气派,但更接地气更具有一种市井气息。
这一黄金时期一直延续了八百多年,直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萧绍公路以及钱塘江大桥建成之后,已失去水陆要冲优势的西兴镇才逐渐衰落下来。特别是在各地大规模进行城区升级改造时,时光仿佛在西兴老街停滞了一般,走在老街上,恍然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有古资福桥、屋子桥、永兴闸、庄亭古迹(西施亭)、铁岭关遗址、古石牌坊、古墙门、河埠头等众多文物古迹。几位站在自家门前闲聊的人,不经意间还能遇见挑担上门叫卖的小商贩。
古镇中现在仍有700多户人家,在临水的河埠头,有些人家安装了小铁皮门种些花花草草。房前屋后,尽心尽力地种着各种蔬菜、花卉。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是本地的老年人,说着硬伧伧的萧山话,还保留着勤俭的生活习惯。用塑料桶从官河里取水,拖拖地板也是好的。伴随着年轻人的外流,老年人的逐渐老去,西兴古镇文化的保护将会日益困难。试想,如果不是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大运河的遗产点,西兴古镇大概老早就不存在了。
老街修复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西兴老街来说,由于老街保护工作开展得迟,临街早已破败不堪的房屋,房前屋后布满着像蜘蛛网一样不同粗细的电线,家禽满地乱跑等,都严重影响着古镇的视觉形象。好在西兴古镇自带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虽然因“家道中落”很长时期内落后于其它老街的发展。不过,只要洗尽铅尘后,相信西兴古镇一定会再现昔日繁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