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西兴探幽

运河边上的灯笼之乡

      西兴的灯笼向来有名。灯笼这一照明用具究竟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点灯笼一定要有蜡烛。我国有蜡烛,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所撰《世说新语》里提到的东晋(317—420)初年的一则故事里。那时做蜡烛的蜡用蜂产品提炼而成,成本高,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409)所画的《女史箴图》中的落地高脚灯,看上去还是油灯而非蜡烛灯。到唐朝,蜡烛的应用似乎广起来,朱庆余、杜牧、李商隐的诗中都出现过“红烛”“蜡烛”“蜡炬”等词儿。汉代古诗中说到“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句中的“烛”是火把,不是蜡烛。现在有人说春秋时代吴越战争中越军已用灯笼照明,完全出于杜撰。我国从13世纪起懂得养白蜡虫来生产蜡。蜂蜡、白蜡都是昆虫所产,因此,蜡字是“虫”字偏旁的字。笔者年轻时见到市上所售蜡烛,是用从乌桕树籽提解出来的油做成的,外罩一层熔点比乌桕油高的白蜡(含色素)。现在蜡烛全是矿烛,点起来黑烟浓浓,不及桕油蜡烛烟少,不过价格便宜。估计西兴灯笼的全盛时期应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清两朝。民国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有了电灯,灯笼逐渐衰落;“文革”以后,几乎绝灭。 

发表在 报刊文摘, 西兴探幽, 西兴简况 | 运河边上的灯笼之乡已关闭评论

西兴老街低空全景航拍

西兴老街低空全景航拍

发表在 西兴探幽, 西兴简况 | 西兴老街低空全景航拍已关闭评论

西兴老街,杭城最具品质体验点!

西兴品质获得官方认证!

发表在 报刊文摘, 西兴探幽, 西兴简况 | 留下评论

藏在西兴老街的宝藏豆腐干,接力77年的经典味道

藏在西兴老街的宝藏豆腐干,接力77年的经典味道

藏在西兴老街的宝藏豆腐干,接力77年的经典味道

发表在 西兴探幽, 西兴简况 | 留下评论

风华绝代看运河|粉墙黛瓦唐诗韵 千年古镇续繁华

  浙江在线11月2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刘慧 俞吉吉 见习记者 马赛洁 摄影 魏志阳)粉墙黛瓦的古朴民宅沿河而建,数百年前的古老石桥跨越两岸,两岸间,一条悠悠流淌的河流穿行而过,水波盈盈,人影绰绰……它藏匿于滨江高新区的闹市之中,历史上曾是两浙门户,人文荟萃,古迹众多,还留下过李白、白居易等历代名家的壮丽诗篇。这里,便是浙东运河古老的起端——西兴(古称固陵、西陵)。

发表在 报刊文摘, 西兴探幽, 西兴过塘行 | 风华绝代看运河|粉墙黛瓦唐诗韵 千年古镇续繁华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