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地标壹 | 悠悠官河滋养西兴,次次修缮古镇新生

开栏语

地标,指能充分代表一地风貌、经济、历史的标志性区域。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西兴发布”即日起刊发一组西兴地标,讲述地标在过去40年的发展变迁,展示宏观叙事下的西兴和西兴人的种种。

珍视当下,追溯过往,并以此让我们展望西兴的未来。

“西兴地标”第一期,西兴古镇,西兴一切故事的开端。

西兴古镇是滨江的“根”,滨江最具历史感的地标。

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西兴,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时称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以“陵”非吉语,改西陵为西兴至今。

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作为浙东运河的源头,西兴曾一度繁华。

西兴老街

也因水运的交通枢纽功能淡化,曾一度萧索。

而迎来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末滨江设区以来,当滨江区日益成为钱塘江南岸光鲜都市新区时,西兴古镇风貌依旧,却越发有了重燃青春的活力。

千年古镇在年轻的滨江,西兴由此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

曾经繁华,万商云集

王根生,77岁,土生土长的西兴人,家就在古镇上。

清末,为躲避战祸,王根生的祖父携家族从上虞举家迁移至西兴。

王根生老人家中还珍藏一张摄于清光绪年间的老照片,还是幼儿的父亲依偎在祖父跟前,照片泛黄,让人体会到浓浓的历史感。

光绪30年,王根生的祖父与父亲的合影

清末、民国到抗战、内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一百余年。

大历史的风云,儿时的王根生不一定会理解,但他从个人和家庭生活不断变化,真切触摸到了不同时代的脉搏。

王根生和家人在西兴老桥上合影

老人心心念念的是西兴特产:“过塘行”(hang,三声)。

过塘行,水上运输交通枢纽典型产物,即为专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转运行”,南北客商、东西货物都须集此中转,故过塘行布满西兴,达七十二爿过塘行之多,是西兴商业全盛时期的标志。

王根生回忆当年繁荣:“吆喝四起、舟满官河”。他说,“我们以前要买东西都找过塘行的,那多方便啊,西兴的过塘行实际上有很多,才不止72爿”王根生笑着说“你是不知道,当年的过塘行比现在的快递还要方便,现在寄个东西还要填快递单,当年只要和店家说一声就好啦,要寄什么要买什么,都给你办好。都是靠信誉在做生意的。”

王根生与妻子的合影,他们身后就是现在的官河

新中国之后,陆路交通的日渐发达,水运地位降低,过塘行随之没落。

西兴就此沉寂,就像千万中国的老街区一样。“西兴变得没什么特别之处了。”王根生说。

他说,“那时候还好我们买什么都要用票去换”翻看着相册里一张张泛黄的粮票、糖票、布票……至少在改革开放前,古镇居民只关心温饱。

在经历过古镇繁华的王根生眼里,西兴似乎告别了一个时代。

也曾沉寂,不合时宜

王根生相册继续往后翻阅。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3年,照片里是整版未裁剪的布票。

各种“票”

王根生说:“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啦,生活条件一下子就好起来了,这些票再也没人要了,我就把它都拿回来,当便笺用!”——曾金子般珍贵的粮票、布票等,在新时期却被老人只是用来随时记录的便签。

生活就这样变了。

作为国内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西兴在90年代以后,居民们生活条件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高楼和宽阔马路,人们开始向往城市,周边也确实越发像个城市了。

尤其是滨江设区迄今的20余年间,包括西兴在内的整个滨江,已然是一二线城市的模样。

在簇新的城市面貌里,狭窄、破败的古镇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了。

年过30岁的张先生就讲述了古镇的另一面:

“那时候,老街的房子像是套在灰色的大衣里,看不到一点白。”

“那时候,老街上全是电线、网线、电话线……扭成一团团的,不知道多难看。”

王根生则希望把古镇留下来,“老街上的一砖一瓦、官河上的一桥一墩都是历史,是不能动的。”

留住古风,着眼未来

凭儿时记忆,王根生去年手绘过一张旧时期的西兴老街地图,地图上清楚地标注了老街上的每一户人家和店铺。他说,“我画下以前的老街,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老街是怎么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王根生凭记忆绘制的旧时期的西兴老街

而在张先生这样的年轻人看来,古镇虽美,却不适宜居住,“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

如何在保留古镇风貌和现代生活需求取得平衡,成了新时期留给西兴的命题。

2013年期,西兴开展了遗址展示、河道综保、拆迁拆违、文物修缮及立面整治等工程,将单纯的河道和街区整治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起来。

4年后的小城镇整治,清理了古镇的杂乱,古镇的天空及穿镇而过的官河重见清澈。

今日的西兴老街

古镇虽陈旧,杂乱却日渐稀少,正如游客说的,像个古镇的样子了。

现在,古镇的历史与物联网园区 、现代化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老街的未来还值得更多期待。

对于古镇居民而言,还有更深层的变化。

“以前觉得西兴和城里差别很大,现在好多了,越来越像杭州城里的一部分了。”张先生说,不仅仅是生活条件,医疗、教育、商贸等配套设施,西兴已不输江对岸的杭州城。

此条目发表在报刊文摘, 本站寨主, 西兴探幽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