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归档:

古镇“醒了”

古镇“醒了”

2018-01-26 杭州日报

发表在 本站寨主, 西兴探幽 | 古镇“醒了”已关闭评论

“滨江文化”让新老滨江人在寻常日子也能诗意栖居

“滨江文化”让新老滨江人在寻常日子也能诗意栖居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2018-12-19
西兴老街 摄影 徐青青
1997年7月8日,滨江挂牌建区,成为杭州跨江发展第一区。
那一年,这里还只是一条钱塘江防洪大堤,边上都是农田和厂房,现在,俨然已是一座科技新城了。
钱塘江文化,赋予了滨江人一种精气神,便是勇立潮头。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滨江故事的基础,在这种深沉、持久的力量下,更多改革开放中的“滨江故事”,自钱塘江南岸起,被传到更远的地方。
过塘行文化
滨康路地铁站往北1公里,有一座古资福桥,已经260多岁了。
桥长10米,横跨官河,接西兴老街,王根生的家就在桥边上。
老王带我在西兴老街上走了一趟,想找一找还在开的老店,并没有找到。他印象里只有一家还开着的“白铁店”,也在一年前关门了。
白铁店没有店名,但老街上的人都知道,在巷子里一问,就能找到。
临近中午,我跟着老王在老街上走着,经常听到“吃过午饭了吗?”的问候。在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寒暄里,往日里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是老王喜欢的,这样的味道,若是住进了单元楼里,便不一样了。
老店虽然寻而未得,但过塘行的印记,走几步仍然还能见得着。
走到古资福桥头,老王在两扇已经斑驳的木门前坐下,身后便是“过塘行”了。
“过塘行,只有西兴有,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老王说。
西兴老街西端,连着浙东古运河的源头,途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浙赣铁路、杭甬公路还没建起来时,西兴是钱塘江南岸重要的水陆码头,客商、货物都要集中在这里中转,渐渐地,就出现了“过塘行”。
过塘行这门生意,不需要多少资金,也不必雇多少职工,一把算盘一本账簿一杆大秤就能开张。一个会记账的,一个跑外头的,就好活动。
“以前要买东西,都找过塘行,比现在寄快递还方便。”老王笑着说,“只要和店家讲一声就好了,要寄什么要买什么,都能给你办好,大家都是靠信誉在做生意的。”
晚清文人来又山在《西兴夜航船》里写道:“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纤后纤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静时,大叫一声靠塘去。”说的正是西兴过塘行客来物往,昼夜不歇的繁荣景象。
现在,西兴老街的整治工作已经完成,虽然不知道今后会做哪些提升,但只要守护好这条老街,过塘行的故事,便能源远流长了。
耕读文化
长河老街分泽街和槐街。
槐街依槐河设街,长500多米,街宽6米,为南北向,与东西向的泽街呈“丁”字状,相会于财神桥头。
早在吴越国时期,长河上就有村落了,住在这里的来氏家族,数百年来以耕读传家,诗礼继世,人才辈出,甲第不停。明、清及民国早期,来氏一族前后出仕387人,官至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太常寺少卿、布政使等。
这种耕读文化,随着今年夏天“崇实国学馆”的开馆,有了创新性的传承。
崇实国学馆在槐河西侧,天官社区小桥弄1号,是一个砖木结构的建筑,院落里铺着石板,古色古香。以前,这里是“小桥弄地方银行”,因为建于民国,因此也叫作“民国银行”。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朋友们将在这里进行国学、国艺、礼仪、家风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启长河耕读文化寻源之旅。
虽然现在的长河老街,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保存完好的青砖、黛瓦、木门牌,依然记载着这座古镇的历史。
现在,长河正在进行小城镇综合整治,接下来,在留住“乡愁”的同时,一条更加整洁、好看的老街,将要和大家见面。
亚运文化
传统文化在被传承的同时,更多在新时代孕育出来的文化,正在刷新大家对滨江的认识。
今年9月,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闭幕,
全世界的目光随之聚焦于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杭州时间”正式开启。作为第十九届亚运会的承办城市,杭州已经准备好,在4年后,让亚运精神的荣光,在钱塘江畔绽放。
在众多亚运会场馆里,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钱塘江南岸的“大莲花”,最受瞩目。
2009年12月,“大莲花”开工。这几年来,不管是钢结构合龙了,还是主体建设收尾了、亮灯了……对于钱塘江畔这朵“花”的消息,大家总是很关心。
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亚洲各国各地区互相接触、理解彼此的文化,并在文化的交流融通中达到和谐。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展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远看好似一朵绽放在钱塘江畔的莲花。这个造型,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建筑形态,则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
除了做比赛用,主体育场里还建有“一馆两中心”:杭州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浙江省印学博物馆,为体育场馆“一馆多用”、赛后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外观到内在设置,一座体育场馆,承载着“以亚运为载体,讲好杭州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美好心愿,同时,也更因为场馆今后将还馆于民,把亚运文化、体育精神沉淀下来,以文惠民,以文化人,让它更显迷人。
滨江作为亚运会的主会场所在地,可以预见,2022年,当全世界的镜头聚焦杭州时,这些建筑蕴含的文化意境也将成为焦点。
文创产业
每年夏秋两季,和西湖隔江相望的白马湖,总是热热闹闹的,因为动漫节和文博会这两场盛会都在这里举行。
时至今日,动漫节已经和白马湖牵手走过11个年头,今年办到第十二届的文博会,也已经连续在这里举办了6年。若不是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两大盛会,估计也不会选择于此。
在这两个大朋友、小朋友们都能尽情狂欢的大节日背后,是生机勃勃的文创产业在支撑。
作为这两大盛会的东道主,滨江的文创产业,已经蔚然成风。今年上半年,滨江区限上文创企业创造了576亿元的营收,产业规模位居浙江省前列。目前,滨江拥有注册文创企业2000多家,已经形成“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文化会展和网络文学”五大行业发展文创产业。
就拿其中的网络文学产业来讲,正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这个月初,杭州发布了“全面推进文化兴盛行动”的6个专项计划,在“实施文艺繁荣和高峰攀登计划”中,就提出要建好首个中国网络作家村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加快建设“中国网络文艺之都”。
去年12月,“中国网络作家村”落户白马湖,目前已有唐家三少、蒋胜男、月关、我吃西红柿、管平潮等100多名知名网络作家签约入驻。今后,我们会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中看到滨江,看到杭州。
有人说,书店能揭示一座城市的阅读氛围和文化指数,继“最美书店”钟书阁后,上个月底,“网易蜗牛读书馆”也在滨江正式开馆了。目前,馆藏图书超过8万册,涵盖历史、人文、艺术、文学、生活、军事、经管等领域。
不管是载着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还是带着蓬勃生机的创新文化,这样的文化氛围,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这座新城,让新老滨江人,在寻常日子,也能诗意栖居。
(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余小平 宋桔丽)

发表在 本站寨主, 西兴过塘行 | “滨江文化”让新老滨江人在寻常日子也能诗意栖居已关闭评论